《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妻质基础。”
1.幼儿时期是智力开发的最佳期
美国心理学家杰明斯指出,5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对一个18岁的孩子达到的正常智力水平来说,其中50%的智力是4岁以前获得的,30%是4~ 8岁获得的,20%是8~ 18岁获得的。在儿童智力迅速发展的时期,早期教育的作用特别大,因为智力与教育以及社会环境是密切相关的。若在这个时期内,对孩子施以适当的早期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幼儿时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教育对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幼儿时期,孩子的个性品质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这时孩子的可塑性强,但是自我评价尚未建立,往往以别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若在这个时期对孩子施以正确的教育,好好引导,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其一生都有重要影响。若在这个时期形成一些不好的个性品质或行为习惯,以后很难纠正。
3.幼儿时期是性教育的关键期
3岁左右的孩子,正处于特殊的性心理发育阶段,心理学上称为“性蕾期”。如果男孩把自己看作是女孩,在打扮、举止、表情上模仿女孩,就成为女性化男孩。如果女孩把自己看作是男孩,在打扮、 举止、表情上模仿男孩,就成为男性化女孩,这称为性角色畸形。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必须强调,性角色畸形这一心理偏差,对孩子今后的恋爱、婚姻影响很大。
4.幼儿时期教育应遵循教育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教育是人一生教育的费基阶段。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因此,幼儿教育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坚持科学保教方法,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保证幼儿有愉悦的情绪和积权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波、主动地学习。幼儿教育的教学活动为建立在保障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之上,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生活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决定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其心智以外,还应培养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特征.课 程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课程实施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合理科学地安排组织幼儿一 日生活中各项活动,寓教育于一日生活之中,发挥一日生活的整体教育功能,并善于发现和利用周边生活中的教育资源,组织教育内容,满足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需要,使每个孩子都能在愉快的学习中成长。
2.游戏化
游戏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能够满足幼儿的各种身心需要,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从本质上来看,游戏是幼儿的种自由自发的主体性活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也是幼儿基本的学习方式。所以,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中居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3.活动性和直接经验性
幼儿主要通过各种感官来认识世界。只有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幼儿才能理解事物,才能对事物形成比较抽象的、概括的认识。幼儿的这种具有行动性和形象性的认知方式和认知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必须以幼儿主动参与的教育性活动为其基本的存在形式和构成成分。对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在直接经验基础上的学习才是可理解性的学习
4.潜在性
从本质上讲,幼儿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幼儿园课程也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和基本的学习领域,但是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使得幼儿园课程不是体现在课程表、教材、课堂中,而是体现在生活、游戏和其他幼儿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中,幼儿园课程蕴含在环境、材料、活动和教师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起着作用。
以上就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及其特点”的相关内容,考生如果想要报名或者获得更多关于幼儿教育的相关资讯,敬请关注西府教育官网或者拨打老师电话:13062923690(同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