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智能具有多元性,每个儿童在行为、兴趣、爱好、才能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幼儿园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了解每个儿童的独特性,做到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既是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共同主张,也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所强调的。只有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了解孩子,关注个体差异,才能使儿童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其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
首先,深人研究儿童。幼儿期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它关系到一个人的一生发展。深入研究幼儿个性特征、兴趣、需要、已有经验、优缺点,区别对待儿童的特点,有助于成功地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应通过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的仔细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真实的信息。在对每个儿童进行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从某一方面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归类分层,也可以从总体上对儿童的个性特征进行裁决判定。儿童的发展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师要寻找、推断、分析其主要成因,追本溯源,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对儿童实施教育。
其次,构建适合儿童发展的环境。“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教师应当创设环境,优化环境结构,尽可能为每个儿童提供最为适宜的环境,促使每个儿童健康成长。教师要努力为儿童营造认可、宽容、接纳的氛围,使儿童能够在一个尊重他们的环境里成长,还要创设发展每个儿童兴趣和能力的环境,以及促使每个儿童获得进步和成功的环境。
最后,利用儿童的思维方式与强项。教师要正视儿童表现出来的差异,从每个儿童最擅长、喜欢的学习方式中找到切入点,设计出与儿童个体特点相适应的教育活动,使每个孩子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展。每个儿童都与众不同,都有优势与不足。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在深人了解儿童的基础上,深人挖掘儿童的潜力,发现儿童的特点。